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打工者(四)|国内外农民的跨国人生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信亮
    2018-12-23 17:01:11   转载

    他们,是城市建设的贡献者

    他们,是社会变迁的参与者

    他们,是历史大潮的亲历者

   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——打工者


  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

  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

    《打工者》

    今天推出第四篇

    《跨国人生》




    导  读


    改革开放的大潮中,我国农民走出国门,开辟新的天地,国外的农民也来到中国,寻找更多希望。


    今天,我们把目光对准走出和来到中国的“打工者”,让我们重温改革开放40年征程,一起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。


    国内外农民的跨国人生来自三农中国00:0006:32


    “洋楼”林立的“地球村”



    小木城村曾是河南新县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庄,因出国务工人数多、分布范围广被誉为“地球村”。如今,这里已变身金水社区,“地球村”面貌也焕然一新,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楼整整齐齐,散发着现代气息。


    岳霞的超市位于居委会的对面,硕大的广告牌上,用中文和韩文写着“韩国超市”几个大字。


    岳霞:“2005年嫁到韩国,丈夫是做翻译工作的,现在新县创业,开两家超市,以卖韩国商品为主。”


    “韩国超市”的商品


    小木城村出国务工起步于1984年,外派劳务输出到韩国、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出国经历。


    岳霞:“这里到韩国务工人员较多,这些回国人员对韩国商品更易接受,大部分韩国商品都卖给去过韩国的人。超市的韩国商品供不应求,很多客户提前订货,生意还算红火。”


    许多人在国外打工赚了钱,回到家乡,盖起了小洋楼。如今,在家门口买“洋货”,也不再是奢望。


    岳霞:“能让家乡人在家门口买到韩国商品,不仅为自己创造了经济效益,还满足了当地群众的需求。”


    岳霞和家人


    “一年土,二年‘洋’,三年回家盖楼房,四年投资办工厂”,通过劳务输出,广大农民工发了“洋财”,也开阔了视野。回国后的他们不再甘心“一亩二分地”的收入,要么创业,要么经商。


    新县田铺乡人大主席谭仁军:“出国务工人员跨出国门、漂洋过海,挣“洋钱”,发“洋财”,增长了见识,学到了本领。(我们这儿)依托绿水青山,立足创客小镇,发展乡村旅游,未来可带动2000多人就业。”

    别具风格的豫南民宿


    在田铺乡田铺大湾,琴声悠悠,河水潺潺,村里的老房子翻建成了豫南民宿、古韵茶社和主题餐厅,游客们品茶下棋,悠闲徜徉,流连忘返。


    韩光莹,曾在韩国一家造船厂打工,身在异乡却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。2016年,韩光莹回到老家,把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修葺一新,取名“老家寒舍”。刚一开业,客房就全部满员。


    韩光莹:“旅游是个朝阳产业,以后考虑利用邻近闲置房屋,改造翻新发展民宿旅游,游客多了才能带动村里贫困户参与进来。”

        

    每到瓜果飘香的时节,位于新县吴陈河镇的茅屋冲家庭农场就热闹起来,远道而来的游客,在这里住宿、采摘,老板岑新顺也忙得不亦乐乎。


    岑新顺:“这里种的菜不施化肥、不打农药,吃得放心。这里房间面朝青山、背靠鱼塘,住得舒心。”


    岑新顺


    岑新顺开办农场,同样是源于家乡情结。从小在阳土墩村长大的他,出国务过工,干过水电安装,办过武馆,开过饭店。后来他回到家乡,流转土地5000亩,其中涉及3个贫困村。农场还吸纳贫困户入股,安排55名贫困农民就业,土地产生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。


    岑新顺:“农场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挣钱,不仅能帮助贫困户脱贫,还能让大家记得住乡愁。”


    现如今,新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8.1万人,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,与此同时,每年返乡创业人数1000人以上,并逐年增长。


    河南新县县城


  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我国的农民走出国门,有的开始返乡创业,与此同时,国外的农民也来到中国,寻找机会。


    黄氏诗:有一点累,不过还可以吧,我这边是刮灰跟打包装,没有打包的就刮灰……


     26岁的黄氏诗在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家板材加工厂工作,来自越南凉山,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,乍一看,和中国人没什么分别。她说她的工作强度不算大,最让她开心的是,每次坐班车回老家也就一个小时车程。


    黄氏师:“在这里一个小时到了,在越南(打工回家)要三个小时,这里没有夜班嘛,夜班太累了。”


    一开始,黄氏诗曾经去广东打过“黑工”,没有办理证件,心里一直挺害怕。后来听朋友说,广西崇左的凭祥市有了新政策,可以办理一定期限的停留证,作为正式聘用的员工在工厂干活。目前工厂里有60多位像她一样的越南工人。


    黄氏诗:“如果我去广东,一年就回来一次哦,没有证啊,不好。(记者:那时候是不是担惊受怕的,心里不踏实?)肯定比较怕了,公安查啊,现在有了这个(暂住证)就放心啦!”


    外来务工人员


    黄氏诗感慨,原来在越南工作的时候,每个月只能赚一两千块钱,如今在中国的这家板材厂做小组长,可以拿到三千元左右,还有奖金,每个月还能回越南老家一次,看看家人孩子。


    记者:“现在是住在这边是吧?”

    黄氏诗:“恩,住这边,一个月28天回越南一次盖章啊,然后过来去弄那个暂住证,在凭祥那里。”


    在广西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一间标准化车间里,工人们正熟练地包装着酸奶。广西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佩平介绍,公司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来自越南。


    兰佩平:“这些工人呢基本上都是技术型的,他们都是在里面有培训过的,而且像研发这些啊,都是在(越南)那边经过学习啊、培训过的,来了直接工作的。”



    中越边境的友谊关


    来中国打工的工人们经常说,能跨过国境来赚钱,是因为赶上了中国不断开放的好政策。2017年,崇左在广西率先出台新政策,明确《外国人停留证》有效期最长为180天,同时,实行“多证合一”政策,最大程度便利外来打工者。


    截止今年10月,广西崇左市共有58家劳务公司和280多家用工单位取得跨境务工人员的用工资格。


    崇左市市长何良军:“口岸是崇左最大的优势、最大的特色、最大的潜力,加快先行先试,启动实施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,全市累计登记跨境务工人员11.07万人次。”


    何良军说,未来,崇左将积极搭建一批国字号开发合作平台,充分发挥“边”的优势,坚持开放发展主基调,迎接更多新生力量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